华睿生物

3天前发布 5 0 0

华睿生物是 2017 年成立的国内头部合成生物企业,在湖州、滁州、洛阳设三大制造基地(年总产能超 2 万吨),依托六大核心技术平台实现 β- 丙氨酸(全球龙头)、麦角硫因等活性物绿色量产,95% 产品出口海外,与海王生物达成超 1 亿元合作,拥有 40 余项专利,是全球合成生物活性物解决方案提供商。

收录时间:
2025-11-05
新原料网
广告也精彩

一、工厂核心概况:多基地协同的规模化生产网络

华睿生物以 “绿色量产 + 全球交付” 为核心,构建了覆盖湖州、滁州、洛阳的三大专业化制造基地,依托长三角与中原产业集群优势,打造从菌株培育到成品精制的全流程闭环生产体系。各基地定位明确、协同互补:湖州基地占地 3.5 万平方米,聚焦高附加值小分子活性物生产,年产能达 500 吨;滁州基地以 9.45 万平方米的规模化布局,承担 β- 丙氨酸、N – 乙酰氨基葡萄糖等主力产品的量产任务,年产能突破 1.5 万吨;洛阳基地则侧重医药中间体与功能性添加剂的定制化生产,形成 “特色产品 + 规模化单品 + 定制服务” 的产能矩阵。

生产体系以 “生物合成技术集群” 为核心竞争力,构建 “菌株工程 — 高效发酵 — 精准提纯” 的特色工艺链:在 β- 丙氨酸生产中,通过敲除 adhE、eda 等基因并过表达天冬氨酸脱羧酶 panD,构建的工程菌 CGMCC No.28214 实现葡萄糖厌氧发酵高效转化,产量较传统工艺提升 3 倍以上;麦角硫因生产采用自主诱变筛选的胶红酵母 CGMCC No.26298,结合融合蛋白异源表达技术,产量较原始菌株提高 20 倍,且产品无毒可食用;3 – 羟基丁酸甘油酯生产创新采用 “生物合成 + 酶催化” 两步法,先通过基因编辑大肠杆菌发酵制备 3 – 羟基丁酸,再经脂肪酶催化与甘油反应生成目标产物,全程无污染物排放。

车间配备智能化发酵罐群、固定化酶反应装置、高效液相色谱纯化系统等专用装备,建立全流程质控体系,对成品进行纯度、光学活性、微生物含量等 10 余项指标检测。其中 D – 苹果酸产品经固定化马来酸水合酶催化制备,光学纯度达 99% 以上,β- 丙氨酸缓释制剂包埋率超 90%,均符合食品级、化妆品级国际标准。各基地均通过 ISO 9001 质量体系认证,实现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库的全程可追溯,年总产能超 2 万吨,可满足全球运动营养、抗衰护肤等多领域的规模化需求。

二、企业实力:合成生物赛道的技术与市场双标杆

作为国内头部生物合成科技企业,华睿生物已构建起 “技术壁垒 + 规模优势 + 全球化布局” 的全方位实力优势。产业地位方面,其在 β- 丙氨酸、麦角硫因、N – 乙酰氨基葡萄糖等多个细分领域占据龙头地位,95% 以上产品出口欧美、东南亚,2023 年与海王生物达成超 1 亿元战略合作,产品将进驻其 4000 余家连锁门店,彰显市场认可度。

资质与荣誉层面,公司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浙江省瞪羚企业、省级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等称号,创始人范文超团队斩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、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等权威奖项,技术实力获行业高度认可。规模与成本控制上,通过代谢工程与酶催化技术革新,核心产品生产成本较化学合成法降低 40%-60%,其中 β- 丙氨酸通过厌氧发酵工艺大幅提升原料转化率,支撑其全球市场的价格竞争力。

全球化布局上,形成 “国内研发生产 + 海外市场拓展” 的成熟模式:在上海、湖州、洛阳设立三大研发中心,在美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建立分公司与销售网络,实现从技术创新到全球交付的全链条协同。2025 年完成首个新原料备案,进一步完善产品合规体系,为全球化扩张奠定基础。

三、研发实力:产学研协同的全链条创新生态

华睿生物以 “绿色技术突破 + 应用场景拓展” 为研发核心,构建了 “平台化研发 + 高效转化” 的全链条创新体系。研发平台方面,建成总面积近 5600 平米的上海、湖州两大研发中心,打造酶定向进化、代谢工程、生物发酵等六大核心技术平台,配备基因测序仪、蛋白结晶仪等高端设备,形成覆盖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完整链条。

研发团队由留美博士与业界资深带头人领衔,100 余名研发人员中硕博比例超 40%,核心成员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、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等知名机构,创始人范文超曾任中科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,兼具学术深度与产业经验。技术突破聚焦三大方向:一是菌株工程技术,通过基因敲除与过表达改造,构建高产组氨酸、β- 丙氨酸等工程菌株,其中重组谷氨酸棒杆菌使 N – 乙酰氨基葡萄糖产量实现突破性提升;二是酶工程技术,开发的马来酸水合酶突变体可在 300g/L 高底物浓度下高效催化,为 D – 苹果酸规模化生产提供关键支撑;三是制剂创新技术,以豌豆蛋白、乙基纤维素为壁材的 β- 丙氨酸缓释制剂,既缓解副作用又保障功效,相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运动营养产品。

截至 2025 年,公司已获授权专利 40 余项,形成坚实的知识产权壁垒,研发成果产业化周期平均缩短至 18 个月,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
四、业务范围:多领域覆盖的生物活性物产品矩阵

公司聚焦合成生物活性物全产业链核心业务,形成 “原料供应 + 终端解决方案 + 技术授权” 的三维布局。核心业务包括:1)多品类原料供应,提供运动营养类(β- 丙氨酸、肌酸、支链氨基酸)、抗衰护肤类(麦角硫因、N – 乙酰氨基葡萄糖)、医药中间体类(D – 苹果酸、3 – 羟基丁酸甘油酯)三大系列产品,其中 β- 丙氨酸全球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,麦角硫因凭借高纯度适配高端护肤场景;2)终端产品开发,推出含缓释 β- 丙氨酸的运动营养组合物,可提升运动表现力、延缓疲劳,相关配方已与海王集团达成联名产品合作意向;3)技术定制服务,为食品、化妆品、医药企业提供菌株改造、酶催化工艺优化等定制化解决方案,赋能行业绿色转型。

产品应用场景覆盖运动营养、脑部健康、抗衰长寿、美白保湿等多元领域,其中运动营养原料成为肌肉科技、迈克希斯等国际品牌核心供应商,护肤级麦角硫因进入欧美高端化妆品供应链。

五、合作生态:全球化的产学研用协同网络

华睿生物构建了覆盖科研、产业、全球市场的多元化合作生态。下游核心合作方面,B 端原料供应全球知名运动补剂品牌与化妆品企业,95% 产品出口海外;与海王生物达成深度战略合作,2024 年意向合作金额超 1 亿元,联名产品将通过其 4000 余家连锁门店触达终端消费者。

科研协同层面,依托创始人中科院背景,与国内顶尖科研机构保持技术联动,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知名学府,形成 “学术前沿 + 产业需求” 的创新转化机制,多项专利技术快速实现工业化应用。上游合作方面,与菌株保藏机构、生物试剂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,保障基因编辑工具与发酵原料的稳定供应,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支撑。

产业联动层面,作为省级技术中心,深度融入湖州南太湖医药产业园等产业生态,通过税惠政策与产业基金支持持续扩大产能,其绿色合成技术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产业化范本。

六、发展历程:从技术初创到全球领航的八年跨越

  • 初创期(2012-2017 年):核心团队组建,确立合成生物技术研发方向,2017 年浙江华睿生物正式成立,注册资本 2732 万元;
  • 技术积累期(2017-2022 年):建成上海、湖州研发中心,构建六大技术平台,申请多项核心专利,2022 年完成 A 轮融资,启动滁州生产基地建设;
  • 产业化突破期(2022-2023 年):湖州、滁州基地相继投产,年产能突破 2 万吨,β- 丙氨酸、麦角硫因等产品确立行业龙头地位,与海王生物达成超 1 亿元战略合作;
  • 全球化深化期(2024-2025 年):在美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建立销售网络,完成首个新原料备案,授权专利达 40 余项,产品出口覆盖全球主要市场;
  • 现阶段:推进终端产品联名落地,拓展医药级原料应用场景,向 “全球合成生物活性物解决方案提供商” 迈进。

八年间,华睿生物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、规模化生产为支撑,从实验室走向全球化市场,用绿色创新定义生物活性物产业发展新范式。

广告也精彩

相关导航

暂无评论

none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