麦角硫因生物

3天前发布 4 0 0

麦角硫因生物(以仅三生物为代表)是在江苏镇江建成全球最大专业化生产基地的合成生物学领军企业,通过基因编辑与 AI 调控实现麦角硫因 99.99% 高纯度规模化量产,年供应能力 50 吨,主导行业标准,业务覆盖多等级原料、终端产品及技术输出,服务资生堂等客户并推动成分向多领域应用。

收录时间:
2025-11-05
新原料网
广告也精彩

一、工厂核心概况:合成生物学驱动的智能化量产载体

仅三生物以 “技术重构产业” 为核心,在江苏镇江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麦角硫因专业化生产基地,依托长三角产业与物流优势,打造从菌株培育到制剂加工的全链条闭环生产体系。工厂以 “高密度、高纯度、低能耗” 为建设标准,建成 50 立方米自动化发酵罐群,集成 AI 智能调控系统与全流程质控模块,实现发酵过程 18 项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与精准调控。

生产体系以合成生物学技术为核心竞争力,形成 “菌株定向进化 — 高密度发酵 — 高效提纯” 的特色工艺链:通过基因编辑改造的工程菌株,在 30-42℃宽温区稳定发酵,菌体密度达 250g/L,较传统工艺提升 2.5 倍;独创 “陶瓷膜过滤 — 低温结晶 — 无水乙醇重结晶” 三步法,使产品纯度突破 99.99%,提纯收率达 85%,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 25 个百分点。车间配套建设药典级洁净灌装车间与微生物检测中心,配备高效液相色谱仪、纳米粒度分析仪等高端设备,对成品进行纯度、杂质、稳定性等 15 项指标检测,保障每批次产品质量均符合 FDA 与 cGMP 标准。

二、企业实力:全球赛道的技术与市场双引领

作为合成生物学赋能麦角硫因产业的标杆企业,仅三生物已构建起 “技术壁垒 + 产能规模 + 标准话语权” 的全方位实力优势。产业地位方面,凭借月产能 3-5 吨、年供应能力 50 吨的规模化优势,占据全球麦角硫因原料市场核心份额,2025 年完成亿元 Pre-A 轮融资,被业内视为 “中国企业主导全球赛道的标志性事件”。成本控制上,通过技术革新将原料成本降低 90%,彻底打破 “麦角硫因每克堪比黄金” 的产业困境,推动成分从高端医疗走向大众应用。

资质与标准层面,工厂严格执行国际质量规范,产品通过 FDA 注册、GRAS 认证、ISO 22000 认证等多重权威资质,同时牵头制定《化妆品用原料麦角硫因》团体标准(T/ZHCA 018-2023)与《食品添加剂麦角硫因》国家标准,明确纯度≥98%、重金属≤0.5ppm 等关键指标,主导行业规范化发展。市场影响力上,带动国内麦角硫因产能从 2021 年不足 10 吨 / 年提升至 2025 年 100 吨 / 年,成为全球产业链的核心供应支柱。

三、研发实力:产学研协同的全链条创新生态

仅三生物以 “突破量产瓶颈、拓展应用边界” 为研发核心,构建了 “基础研究 — 技术转化 — 应用创新” 的全链条研发体系。研发平台方面,拥有由首席科学家汪洋博士领衔的核心团队,与江南大学共建 “合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”,并与新加坡国立大学、青岛中心医院等开展前沿课题合作,形成覆盖菌株工程、制剂技术、临床研究的多元创新网络。

技术突破聚焦三大方向:一是菌株工程技术,采用 CRISPR-Cas9 基因编辑结合 AI 蛋白设计,完成菌株三次定向改造,碳源利用率从 60% 提升至 92%,发酵周期缩短 24 小时,建成全球首个通过 “工业化稳定性认证” 的工程菌株库;二是制剂递送技术,联合浙江大学开发口服纳米晶递送系统与外用纳米微球包裹技术,使口服生物利用度提升 50%,皮肤渗透率提高 3 倍;三是应用拓展研究,与国际权威专家 Barry Halliwell 合作,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预防、生育健康保护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。截至 2025 年,已积累 27 项发明专利,构建起坚实的技术壁垒。

四、业务范围:“原料 + 成品” 双轮驱动的全场景布局

公司聚焦麦角硫因原料供应终端产品开发两大核心业务,形成覆盖 B 端赋能与 C 端示范的全链条布局。核心业务包括:1)多等级原料供应,提供化妆品级(纯度≥99.5%)、食品级(通过蓝帽子认证)、医药级(纯度 99.99%)三大系列原料,适配护肤、膳食补充、新药研发等多元场景;2)终端产品矩阵,打造 “玻麦妍” 等自有护肤品牌,其纳米微球包裹精华登顶抖音抗衰品类销量榜,同时推出口服膳食补充剂,通过靶向递送技术提升吸收效率;3)技术解决方案输出,向中小企业提供菌株与工艺授权,赋能行业产能升级。

产品应用场景已从传统抗氧化护肤,拓展至神经保护、心血管健康、生育养护等前沿领域,其中与青岛中心医院合作的颈动脉斑块硬化改善研究显示,连续服用 6 个月可使斑块体积缩小 12%,彰显成分的多元应用价值。

五、合作生态:全球化的产学研用协同网络

仅三生物构建了覆盖科研、产业、终端的多元化合作生态。下游核心客户方面,已成为资生堂、汤臣倍健等 20 余家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核心原料供应商,通过定制化配方与稳定供应建立长期绑定;C 端市场通过电商渠道与线下药房,将自有产品推向大众消费者,形成 “B 端筑基、C 端增效” 的商业格局。

科研合作层面,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开展基础研究,与青岛中心医院推进临床应用探索,相关成果为成分的科学价值提供权威背书;上游协同方面,与基因测序机构、生物试剂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,保障菌株研发与发酵生产的原料稳定性;行业赋能方面,设立专项奖学金培育专业人才,帮助 10 余家中小企业突破技术瓶颈,推动产业生态共同发展。

六、发展历程:从技术突破到行业引领的四年跨越

  • 初创期(2021 年):聚焦麦角硫因合成生物学技术攻关,确立 “打破国外垄断、实现规模化量产” 的核心目标;
  • 技术突破期(2022-2023 年):完成工程菌株三次定向改造,攻克发酵效率与纯度双重难题,申请多项核心发明专利;
  • 产业化落地期(2024 年):江苏镇江生产基地建成投产,实现月产能 3-5 吨,产品通过 FDA 与 GRAS 认证;
  • 行业引领期(2025 年):完成亿元 Pre-A 轮融资,牵头制定两项行业标准,与 Barry Halliwell 教授达成国际合作,自有品牌实现销量突破;
  • 现阶段:深化产学研协同,拓展医药级应用场景,加速向 “全球麦角硫因全场景解决方案提供商” 迈进。

短短四年间,仅三生物以合成生物学技术重构产业逻辑,从实验室走向全球化量产,用技术创新定义麦角硫因产业新规则,正成为全球生物活性物领域的领军力量。

广告也精彩

相关导航

暂无评论

none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