仅三生物获拓新药业 Pre-A + 轮投资,双线布局打开千亿市场

广告也精彩
2025 年 7 月 16 日,创业板上市公司拓新药业发布公告,以自有资金 1000 万元战略增资江苏仅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完成后者 Pre-A + 轮融资的领投。此次交易后,拓新药业将持有仅三生物 1.75% 股权,双方将在麦角硫因的技术研发、产能补充与市场拓展上形成深度协同。这距离仅三生物完成集富亚洲、华医资本等参投的亿元 Pre-A 轮融资,仅过去三个月,资本对麦角硫因赛道的看好可见一斑。
仅三生物获拓新药业 Pre-A + 轮投资,双线布局打开千亿市场

逆势崛起:仅三生物的差异化破局之路

成立于 2021 年的仅三生物,在合成生物行业普遍聚焦 B 端原料供应时,走出了一条 “技术 + 市场” 双轮驱动的差异化路径。创始人丁威凭借过往家电行业的消费品运营经验,带领团队果断转向 “2B 原料供应 + 2C 终端产品” 并行战略,仅用三年就跻身麦角硫因品类头部阵营。
技术端,仅三生物通过自研微生物发酵技术,实现 99.97% 高纯度麦角硫因的规模化量产,将原料价格从 2022 年的 300 元 / 克大幅拉低至十分之一,打破了依赖天然菌菇提取的高成本瓶颈。更具行业开创性的是,公司率先为麦角硫因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人体临床试验(IIT),在改善肝功能、缓解干眼症等领域取得明确功效数据,成为首个以药企级标准验证保健品成分的企业。
市场端,旗下 “玻麦妍” 品牌表现亮眼。2024 年双 11 期间,其麦角硫因胶囊登顶天猫、京东销量榜,小红书相关热搜排名远超同品类品牌;抖音旗舰店累计销量突破 20.7 万件,核心次抛精华跻身平台好评榜前列。业绩层面,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7923.83 万元,GMV 达 1.2 亿元,2025 年月均 GMV 已超 3000 万元,全年目标剑指 5 亿元。

战略互补:拓新药业的大健康转型布局

 

对于拓新药业而言,此次投资是其突破业绩瓶颈、布局大健康赛道的关键一步。这家深耕核苷(酸)类原料药领域 20 余年的上市公司,2024 年遭遇业绩滑铁卢,营收同比下滑 49.53% 至 4.22 亿元,净利润由盈转亏至 – 1988 万元,核心原因在于抗病毒类原料药市场需求收缩与产品降价。
为寻找新增长曲线,拓新药业早在 2024 年就加大对大健康领域的投入,储备了麦角硫因、谷胱甘肽等热门功能原料的核心技术,其合成生物学与化学合成双技术路径已实现相关产品规模化量产,毛利率超 40%。此次牵手仅三生物,恰好形成技术与市场的互补 —— 拓新药业的工艺研发优势可支撑产能扩张,仅三生物的下游渠道与品牌运营能力能加速市场渗透,双方协同有望打通从原料到终端的全产业链。

赛道升温:麦角硫因迎商业化爆发前夜

资本的持续加注,背后是麦角硫因赛道的快速崛起。作为抗氧化能力远超维生素 E 和辅酶 Q10 的 “长寿维生素”,麦角硫因应用场景覆盖化妆品、功能性食品、医药等领域,全球市场规模 2025 年预计突破 10 亿元,中国市场增速更是高达 727%。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的成熟,原料价格已降至万元 / 公斤级别,为大众消费市场普及奠定基础。
行业层面,麦角硫因新食品原料申报正进入关键阶段,一旦获批,其市场空间将呈几何级数增长。目前国内已有华熙生物、川宁生物等头部企业布局产能,而仅三生物凭借 “技术验证 + 市场教育” 的先发优势,有望在行业爆发期中抢占先机。宽氪资本在投资时表示,仅三生物团队将消费品运营经验与合成生物技术结合,打通了从成分研发到市场落地的完整通路,这正是传统技术型企业欠缺的核心能力。
业内人士分析,拓新药业与仅三生物的合作,将实现技术协同、规模化生产与市场拓展的三重增益,推动麦角硫因从细分品类向千亿级市场迈进。随着更多企业入局与监管政策的完善,2025-2026 年有望成为这一赛道商业化的关键爆发期。
© 版权声明
广告也精彩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none
暂无评论...